心智模型(MBA智库的解释)和游戏生态(如何稳定用户生态)一样,都是虚到不能再虚的东西,但是最近感觉这种很虚的东西是“万金油”。当我们学会一项技能,比如PS,我们只能画图,只能处理图片,但是当我们理解了心智模型,我们能通过心智模型来把所有的事情都做漂亮!
最近已经是第N次推荐《第五项修炼》这本书了,虽然书很老,但是内容实在是太有启发了,最近看到心智模型的章节。
今天发了一条关于心智模型的微博:
心智模型是个很神奇的事情,当你想“从玩家身上赚钱”,你就会做伤害玩家的事情。当你想“玩家在帮我完成KPI”,你就会替玩家考虑。后者比前者更容易完成KPI
发完觉得不过瘾,再单独写一篇博文才行。心智模型,我的理解就是我们对人,对事的定性。
举个例子:
我们对别人都有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如果我们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这个人不错,感觉很靠谱”,于是他的很多行为我们都会认为是好的。
但是当我们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这个人感觉好鸡贼啊”,他的所有行为你都会觉得不舒服,会堤防。
对于运营人员来说,心智模型很重要,我们应该有的心智模型:
- 用户在帮助我们完成KPI,我们不能想着怎么去坑他们,而是想如何让他们更爽;
- 老大跟我们是伙伴,不是菜市场里卖菜的,定KPI的时候还讨价还价;合理的KPI要爽快答应,不合理的态度坚决;
- 团队成员不是给你打工的,而是帮助你完成目标的,先让他们爽了,他们才会好好工作,你才会爽。
改变思想,我们的行为会彻底改变。工作外的8小时我觉得比工作内的8小时更重要,多看书能让我们提升境界,而不仅仅学会如何做。
4月 28.2012 / 9:59 上午 /
跟一般书上讲到的设计的心智模型不相同哦。但作者举例中“定性”说法很到位,触动人心;站的越高,“定性”越客观,似乎也是一个人的视野高度问题。
4月 28.2012 / 9:59 上午 /
跟一般书上讲到的设计的心智模型不相同哦。但作者举例中“定性”说法很到位,触动人心;站的越高,“定性”越客观,似乎也是一个人的视野高度问题。
5月 12.2012 / 4:38 上午 /
[…] 做技术和做运营有很大的差异,之前写了《心智模型》,今天就从心智模型的角度来说这种差异。 […]
5月 24.2012 / 4:13 上午 /
看了你的文章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在不影响自身立场的前提下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换位思考.如此理解是否有偏差?
5月 24.2012 / 5:37 上午 /
不敢说我的理解是对的,但是现阶段我就是这么理解的,也许以后会有其他的理解。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和长大后对同一件事物理解不一样。
1月 11.2018 / 1:31 上午 /
用户在帮助我们完成KPI,我们不能想着怎么去坑他们,而是想如何让他们更爽;
老大跟我们是伙伴,不是菜市场里卖菜的,定KPI的时候还讨价还价;合理的KPI要爽快答应,不合理的态度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