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文档写作0——3个重要沟通场景+什么时候用文档

文档写作是职场必备的技能,但是很多人写出来的东西都让人头疼!于是考虑写一个系列,说一下我对职场文档写作的理解和一些具体的方法。

很多时候不需要写文档

写文档的目的是沟通。

但是写文档不是唯一的沟通方式。

我们先看看职场里的几种主流沟通方式:

  1. 非正式的当面口喷(电话也算)
  2. 正式的聚众开会(电话也算)
  3. 即时通讯
  4. 邮件
  5. 文档

严格来讲,文档只是沟通内容的一部分,需要结合上面的沟通渠道来发挥作用。随着协作文档(Google文档、石墨、腾讯文档…)的出现,文档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沟通方式。

写文档是最麻烦的一种,写起来需要花更多时间,更多思考。

往往最关键的事情都会配合文档(或者数据)来沟通,所以学会写文档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但是很多时候其实没必要写文档,举几个具体的场景:

  1. 观点收集,这个过程需要来来回回的反复交流,文档就不合适。
  2. 开除员工,发个文档是搞不定的,还需要谈人生,谈感情。
  3. 要命的重要通知,总有些人会漏掉邮件,会不看文档。所以要命的通知最好再当面或者开会口述一下。要保证每个关联的人都get到信息。

工作中像上面这种具体的场景,可以列出来成百上千个。全部扫一遍不现实,下面挑出来3个很重要的场景。这3个场景是必须要分清楚,且掌握的!

职场人必须分清的3个沟通场景

沟通的场景实在是太多了,随便就可以说出来几十种。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式来沟通是一个及其复杂的事情,并且没什么标准答案。

下面3个沟通场景都分不清的就会显得特别不专业。

场景一:「独占时间」类沟通

如果你遇到下面2种情况,就需要用独占时间的方式:

  1. 要么事情很着急,现在立刻马上就要解决
  2. 要么事情很重要,沟通的对象必须把其他事情都放下,专注在这个事情上

沟通方式:

  • 非正式口喷
  • 正式开会
  • 电话
  • 语音/视频会议

场景二:「留证据」类沟通

  • 我告诉你设计10个不同的风格,你却只设计了6个;
  • 我发的需求是修改成红色,你却没有改;
  • 你答应我今天完成的,现在告诉我搞不定
  • ……

职场上遇到「言行不一致」的情况时常发生,能够「说到做到」其实就可以超越职场至少50%的人了。

言行不一致还没完,更郁闷的是遇到「赖账」的。

  • 有4个是换颜色,加起来不就10个吗;
  • 我不知道要改成红色啊;
  • 微信上消息太多了,你说的我没看到。

当然了,有些时候并不是对方故意「赖账」,有时候可能真的是消息被忽略了,或者口述的事情搞忘了。

所以,凡是事后遇到问题需要查证的,事前都尽量留下证据。这么说可能有些夸张,但是的确很有必要。比如:

  1. 跟钱相关(报销、预算申请、财务报表…)
  2. 需求相关(跨部门需求文档、给上级提的需求)
  3. 承诺相关(合作伙伴没有写进合同的口头承诺、上级的口头承诺)

PS1:给下级的需求不一定非要写文档,有时候需要给下级一些思考空间。更重要的事:下级不敢赖账

PS2:收到上级的口头承诺后可以邮件表示感谢,同时把口头承诺书面化,免得老板“健忘”

沟通方式——只有邮件

PS1:即时通讯虽然也是文字,但是不算留证据,因为太不正式,且消息容易遗漏。

PS2:有些公司不爱用邮件,就一定要用文档(文档+即时通讯、wiki等)

场景三:数据化沟通

「用数据说话」是职场上的杀手锏。

所有岗位!哪怕是人事部门也需要用数据来说话,很难量化的职员能力都需要用数据来表达。《华为团队工作法》里有很具体的方法论,非常实用!

很多人都以为用数据说话就是客观的说明事实。

但实际上,除了专业的数据分析岗外,其他岗位用数据都是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对于非数据岗来说,只要能做到3点就会显得非常专业:

  1. 观点明确
  2. 用数据推导出观点的合理性
  3. 数据推导过程逻辑严谨

数据化沟通核心目的:借助数据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是“数据告诉我们…”,而不是“我觉得…”。

沟通方式:

  • 正式会议+文档
  • 即时通讯+简单数据图表
  • 视频会议+文档
  • 宣讲+文档

什么时候需要写文档

上面已经提到了,文档是一种成本很高的沟通方式,很多情况下其实不需要写文档的。

上面提到的3个特别的沟通场景都有可能涉及到文档,那么到底什么时候需要写文档?

沟通方式怎么选,我觉得有1个原则:所有参与者的总成本最低。

原则很短,但是有2个关键点:

  1. 所有参与的人都要算成本,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成本
  2. 总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反复修改的成本、扯皮的成本、产生风险的成本…

群聊天是最被滥用的沟通方式,发一条消息很简单,如果群里有50人。每个人都需要打开看一眼。如果这条消息跟45个人都没关系,那么就浪费了45个人的时间。

很多人喜欢用即时通讯,觉得方便。当时的确方便,但是事后出现扯皮的情况,你需要花10倍甚至100倍的时间来擦屁股。倒不如正儿八经写一封邮件来的成本更低。

沟通都是双向的事情,沟通方式的选择还要因地制宜。假如对方经常「健忘」,那么发一封邮件也是不够的,需要邮件后在即时通讯上隔三差五的跟对方确认进度,免得最后来个的「惊喜」。

关于是否要写文档有3个判断依据:

  1. 越具体的事情越需要写文档
  2. 信息量越大的事情越需要写文档
  3. 越需要重复利用越需要写文档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