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出海专题的第5篇文章
这里记录了小强出海东南亚的感受和观点,希望对想要出海或者已经出海的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这一篇的主题是「马甲包的一些上包思路」
马甲包是一种有效的获量手段,但是并不符合平台的政策,市面上一个马甲包的上包费用已经到几万RMB了。
下面的内容都是自己实操后的一些「判断」,主要是一些思考,不涉及到具体的操作攻略。
拿来主义完全不动脑子的可以不用看了,因为不涉及到任何细节。
一、平台的审核资源是有限的
先说一个真实的案例:
有个朋友由于对平台政策不太了解,上传了一个在我们看来100%无法过审的包(不是马甲包)。但是这个包竟然成功通过了审核。
有人说是运气好,但是我去深挖原因的时候,发现不光是运气问题:
我那个朋友用自己的Google账号在自己的电脑上开发APP,在自己的电脑上提交了包。
但是做马甲包的公司由于量大,所以都需要注册新账号或者买新账号,然后在服务器上操作传包。
于是平台可能会把他们归为2类不同的人:
- 我的朋友账号历史长,机器没有黑历史,代码也跟「有犯罪记录的包」不相似。——好人
- 马甲包公司的账号历史短,没有使用个人电脑。即使代码没问题——可疑
其实这个代理很容易理解,应用商店里的应用实在太多了,审核资源是远远不够用的,那么平台就需要把更多的审核资源给到有问题或者可疑的账号。
所以我的判断是:平台一定会对不同的账号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用户采取不同的审核措施。一个「好人账号」过包的概率就要比「可疑账号」大的多!
二、过包是一整套系统
刚才说了,除了打包技术之外,我们还需要「好人账号」。那么我们是不是在市面上买一个「好人账号」就万事大吉了?当然不是!
我们要把过包看成一整套系统,平台不可能只根据一些片面的信息来对账号和包体做判断,一定是「从全局观察,从局部找出问题」。
想要提升过包概率,我归纳下来大致分为3步:
第一步:搞清楚全局所涉及到的4个方面
全局大概是这么4个方面:
- 账号的可信度
- 账号使用环境的可信度
- 包体代码的可信度
- 开发环境的可信度
第二步:梳理清楚4个方面所涉及到的所有细节
这4个方面大致涉及到哪些细节仔细琢磨一下大部分人都能想明白,不是什么难事。
比如账号可信度,大概率会涉及到账号的注册时长、注册账号使用的信用卡,是否有穿过包,传过的包是否有问题…(还有很多,这里不列了)
第三步:保证每个细节都要及格,且总分要高
审核这事有点像考驾照,一科一科的过,任何一关不及格就直接Pass。所以第二步里所有的细节,都不能有致命的问题,都需要达到及格线。
很多人马甲包过不去很可能跟使用的服务器和代理IP有关,供应商被用烂了,已经进入了黑名单。那么你在打包上怎么研究都过不去。
如果我们想的细致一点,平台可能会给你每个细节进行打分,哪怕你全部及格了,也会区别对待。分数越低,审核力度越大。
虽然大家都有车,但是你开一个紧凑车和一个劳斯莱斯,保安对你的态度肯定是不一样的。一样的道理!
三、平台的审核机制
有一些攻略写的细致入微,尽量去模仿一个真实的人。比如第一天要做什么,第二天要做什么,把一个账号N天的具体行为都固定下来了。
这么做没问题,不过性价比有些低,而且如果不像上面去看全局一级全局所涉及到的细节,很可能一套坐下来并没有用。
所以这里简单从技术上来解析一下平台是怎么找问题的。
大家看破案的电影都知道,如果某个人的指纹留在了案发现场,尤其是凶器的上面,那么嫌疑会变得非常大。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IP被加入过黑名单,那么这个IP做什么都可能被认定为作恶。所以对于IP、设备编号、信用卡等这些可以一一对应的因素,一旦被标注,那么再次使用它是一定出问题的。
假如公司里的一个IP被加入了黑名单,那么我们在公司换一台电脑也是有风险的,因为使用了相同的IP段。
对于这种使用了相同的IP段,但是IP本身不同的问题来说,虽然没有对应到黑名单中具体的某个IP,但是也有技术手段根据相似度给你的可信度打个分数。
随机森林好像就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技术手段,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大致的原理:《一文看懂随机森林》。
看完这个文章你会发现,如果你的方法被很多人使用,且这些作恶的人被平台标记了,那么你也会受到牵连。简单说:不要跟作恶的人相似,其他人的方法不要全学。
技术上有3点需要注意:
- 一一对应的因素一旦发现有问题,直接不及格。
- 不能一一对应的因素,跟作恶的人越相似,你的分数就越低。
- 平台会不断更新自己的数据,走自己的路才能走的长久。